人生与情感

人生其实没意义 只是生存过后的亿万种意义赋予对吧?

朋友的定义就是模糊的,其实什么都是模糊的,但一切也还是一切,又真又假,凭心而活就行吧。

孤独是常态,热闹不过盛宴一场接一场。

多数时候总希望一条路能有人同行,分享自己的想法与见解,并弥补自己在黑暗中的空虚无助!

但其实自己能走的路,自己去走完便是。

没人能完全复刻你的认知与理解,情感于这个世界,是用于诠释爱的,而非心思的消耗。

只是希望一切爱与被爱,在乎与被在乎的,都能一切顺遂,追求自己所欲所梦,一切都好。

无偏见无憎怨,都是自然的情感流露,都是因果关系的自然循环。

坦荡如风

生活应该坦荡随风,不应有谁的存在,就焦虑万重。
看那问心无愧的白云,飘到哪里都那么轻松。
请俯瞰万里河山,小小雨滴也是滋润大地的善。
年轻的朋友那样的匆忙,忙着演绎那人生得失和迂回的漫长。
被流言左右,就容易埋没了爱的念头。与腐朽同在,那是对本质的不通透。

何以永恒

匆匆又茫茫,生命易逝。
何物可寄永恒,何事可显本心。
看破的人总有很多,只叹放下过于艰难。
把当下的时光真实度过,那是真正拥有过。
一切烟消云散后,自觉曾把人生拥有过。

带着成见去找答案,答案永远在天边。
高山不动,步履不前,何以抵达。

本无对错

在乎的越多就越累,如果你做一件事情,想要人人都满意,想要每个人都可以沉浸式体验你所经历的,那什么事情都做不好,什么事情都无法去做,问心无愧便是最好的。

你如果认为世界是你的,那世界就是你的;劳其身,苦其心,只为寻求一个平衡,心中总不平。

一股憔悴袭梦去,人间还有许多梦未醒。对自己过于严格或者对自己过分宽容都是不可以的,就像毛教员的指导一样,保守不可以,激进也是不可以的,左派右派都是不对的,实事求是,问心无愧才是对的。

如何去画一个圆,那只能是尽心尽力,把椭圆当成一个圆来看待即可。

很多事情就是无可奈何的,但不是说这份无奈是一种消极,它可以是风轻云淡, 可以是有容乃大,也可以是,让一切随它去吧。

因为太多事情,去说对错,便就错了;想要研究是非问题,本身就成了一个是非之人;

最好最好,一切适可而止,切勿过犹不及。

然后,去将心中坚定继续下去,将生而为人的意义,持续下去。

少年踏歌行万里

少年踏歌行万里,顾不得身影消瘦。
四方风雨落心怀,看此君行世成风。
人生路漫,太多景色无法由我!
道尽总黄昏,人们恋那岁月所剩几何。
只愿我这颗心,平静如大海。
日出日暮,留一些纯真去将人间浑浊,可爱的说。

广深之行

明日回咸宁,广深之行结束。

途中有些事物让我对于孩子的教育有些思考,特记录。

中国式的男女性别平等,任重道远!

传统的养儿防老传宗接代这种观念根深蒂固,其形成的嫁娶文化,宗族文化这种大环境依旧存在,一定程度的压榨着新时代年轻人的身心,与现代生活的节奏与进步相悖而行。

对于教育孩子,生他,养他,爱与关怀他即可!那么他自然便会以爱的方式回馈于身边的一切。至于人格是否健全,道德是否良好,观念是否正确,我们家长,积极去做好榜样便是!

去乐于助人,去热爱世界,去自信的面对生活种种,以开阔心胸去接纳一切,那孩子还会自私,还会懦弱,还会缺乏爱与健康的素养吗?

谁能生来就天赋打满,生来就成圣人模样,生来就是国之栋梁吗?

人本环境与文化产物!倘若是要孩子养儿防老,去灌输养育之恩大于天,这便是感恩吗?

其实这是一种裹挟,是一种挟持,是许多高考失利,恋爱挫折,事业与婚姻失败的人们轻生,消极面世的一种不好心态的培养而已。

感恩,更是一种对一切的敬畏,是真情流露关系的自然反应,更无需特别强调,无恩才会去言恩。

教育这件事,就是爱他,给他做榜样,没有太多技巧了,永远都不是要求孩子如何如何,要如何。

孝与爱

莫让父母自己选择的沉重去压垮身心,为什么说可怜谁的命运,你就要背负其命运?

那是因为你背负了,你的后代依旧会背负,永远走不出那些狭隘与抱怨的死角。

孝到底是什么?至少在我看来,能让父母吃饱穿暖,如有机缘,让其心胸更为开阔,开明,且大部分也只能点到为止!

只因有些观念根深蒂固,做子女的只求问心无愧。

有病痛就治,遇到时节且有时间就看望,孝不比兄弟已是大孝!还能做什么更多吗?

将自己的生命,将自己的时间去实现父母的那些落后的,迷信的渴望当中吗?

我想那才是愚孝吧。

或者子女应如何呢?

中国式父母,挟恩图报是普遍性的,但恩是什么?

养育之恩需要说吗?

无恩才总是强调恩,如果一直是在爱与关怀的环境下成长的,自然会以爱的方式去回馈身边一切;

但如果是以投资,养儿防老的心态去养儿育女,整个家族都被这种落后观念缠住,人生的困局还能破吗?

这也让我思考,以后对待孩子的教育,爱他,就去真正关心他的身心,健康,思想道德,让他去看世界,让他能有更为广阔的胸怀与天地。

给他树立榜样,帮助他人,热爱生活,勇于担当,主动作为。

我想,教育孩子,就是爱他,与给他树立榜样。

而不是去要求,如何?如何?你要如何的?

深圳旧事

深圳北站,脚下便是龙华民治村。

2011-2024,十三年过去了,这里是第一次打工的地方!是一切开始的地方。

各街道已经找不到熟悉的感觉,第一个上班的工厂所在的宝山工业区,也已经是高大上的房地产了,南康百货没了,塘水围村,水尾村,沙吓村,都是我们那个年代的屌丝们,曾经的记忆。

城市的步伐一直很重,那是找工作时,高不成低不就的无奈唏嘘。

年少的心是忧郁,是不知何去何从,在不同城市之间辗转,飘呀荡呀,数不尽的渺茫。

是太多自卑,也是许多坚定,更是知耻后勇的一定要去做一些自我改变的思量。

后跟老婆逛了华强北,看那琳琅满目的电子产品,叙那年轻时代,稚嫩的IT梦。

东门老街,世界之窗,也去随便走了走!

感受毛主席那萧瑟秋风今又是,换了人间的情怀。